香港島位于香港。
了解
[编辑]香港島(英語: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面積約78.40平方公里,是除九龍、新界外,香港的主要組成部份。香港島為大嶼山以外香港境內第2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面積為之第三大島。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最早發展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赤柱是香港島開埠前的行政中心。作為英國殖民地初期,較多人居住在香港島中上環,亦稱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以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進出香港的停泊地方。香港島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
香港島行政區劃地區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
抵达
[编辑]交通
[编辑]陸上交通
[编辑]由於香港島發展集中於北岸,故交通也以北部較為發達。
港鐵港島綫與香港電車路線均於香港島沿岸地區來回行駛,貫通東、西各區成一橫線。電車東行只到筲箕灣,西行卻至堅尼地城一帶,另有路線南至跑馬地;港鐵東行至柴灣,西行行至堅尼地城。兩種公共交通工具互補不足。港鐵發展的西港島綫將現有鐵路路線延至堅尼地城,已於2014年落成啟用,而港鐵亦計劃開設南港島綫,其中東段已經開通,而西段則仍在計劃中。山頂纜車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共交通服務,來往太平山頂、半山區及中環,亦是吸引不少遊客乘搭。此外,香港島交通還依賴著巴士、小巴等交通服務,尤其是南區和半山等沒有大型運輸工具的地區。
跨海交通
[编辑]由於香港島四面環海,對外交通方面非常重要,香港島主要依靠海底隧道穿過維多利亞港連接九龍半島,再往各區。現時共有3條行車過海隧道,分別為香港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和西區海底隧道,以及3條港鐵路線東涌綫、荃灣綫和將軍澳綫和機場快綫。第四條過海行車隧道及第四條過海鐵路目前正在計劃中,以疏導目前擠塞的交通。
而連接香港島和鴨脷洲的鴨脷洲大橋於1980年落成,使鴨脷洲與港島其他地區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海上交通
[编辑]海上運輸方面,香港島設有多個渡輪碼頭,主要集中於中環、灣仔和北角,設有頻密的渡輪航班來往九龍及離島,在上環亦同時設有往的離境碼頭。
維多利亞港內亦設有一些公眾碼頭,如知名的皇后碼頭,主要供小型駁船、遊艇、觀光船等作上落客服務。亦有小量的補給和貨物轉運。
往九龍航線
[编辑]前往九龍的渡輪服務稱為「港內線」,即以維多利亞港內的航線。有一段長時間大部份航線由油麻地小輪提供服務,主要路線有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及中環至佐敦道碼頭、大角咀及深水埗。1980年代初期,港島東區至中環的交通十分擠塞時更曾開辦由太古城至中環的非過海渡輪服務,至地鐵港島綫通車後取消。早期渡海小輪的服務時間至午夜止,在海底隧道及通宵過海巴士前現前,停航後市民只能等待第2天早上過海,又或者乘搭收費較昂貴且危險的「嘩啦嘩啦」電船。
1990年代起,由於陸上交通事業發達,香港政府對渡輪事業沒有大力支持,現時僅剩下5條航線:北角至觀塘、九龍城及紅磡;中環至尖沙咀,以及灣仔尖沙咀航線,分別由新渡輪及天星小輪營運。小型航線則有海祐小輪經營的中環至尖沙咀東飛翔船服務(已停航)及珊瑚海船務經營的西灣河至三家村及觀塘航線。
往離島航線
[编辑]往離島航線稱為「港外線」。幾乎均集中在中環碼頭,前往的地區包括馬灣、愉景灣、梅窩、坪洲、長洲及南丫島,由多家公司分別經營。有部份市民選擇遷入離島,每天都乘搭渡輪前往中環一帶上班。
此外,一些地區亦設有街渡,以小型渡輪接載乘客前往一些客量不高的地方,以作輔助一般渡輪服務,彈性較大。例如香港仔設有街渡航線前往鴨脷洲及南丫島:
- 香港仔小輪:香港仔↔鴨脷洲
- 全記渡:香港仔↔南丫島索罟灣(經模達灣)
- 翠華船務:香港仔↔南丫島榕樹灣(經北角村)
往境外航線
[编辑]位於上環的港澳客輪碼頭為前往澳門/氹仔以及廣東省中山、珠海、廣州番禺、深圳蛇口等多個中國內地地區的海上交通樞紐,設有多條高速客輪航線服務。碼頭天台亦設置直昇機停機坪,提供來往港澳的直昇機航班,來往香港及澳門只需15分鐘。
观光
[编辑]活动
[编辑]- 跑馬地馬場:香港賽馬會通常在9月至隔年7月的星期三晚上舉行跑馬地夜賽。入場費只是10港元,較世界地區馬場便宜。亦為非香港旅客設有遊客入場證章。跑馬地啤酒園為其特色,不少賽馬資歷較淺的人士會在此邊品嚐啤酒及美食然後欣賞賽事。
- 香港七人欖球賽:每年於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於香港大球場舉行的七人制欖球賽事,由於香港欖球運動仍在發展,因此是香港境內最大的欖球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