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页面的GPX文件
来自维基导游

東區(英語:Eastern District)位於港島東北部,面積達1,900公頃,西自銅鑼灣避風塘起,一直向東伸延至小西灣。東區的人口約有五十九萬,是全港最多人口的地區之一。

了解[编辑]

在宋代時(公元960年 — 1279年),來往浙江、福建和廣州之間的商船及漁船的船家,常常會在途經柴灣(當時稱為西灣)時到岸上取水,但柴灣那時是否已有人居住,則現時仍然未有定論。

筲箕灣和柴灣早期便已有人聚居。筲箕灣本名「餓人灣」,由於地形良好,遂成為了漁船的天然避風港。在香港開埠以前,筲箕灣已發展成為一條小漁村。據說由於居民覺得「餓人灣」這名字不吉利,而該港灣的形狀看起來又像個筲箕,因此便給它改名為「筲箕灣」。

十八世紀初,一些客家人由廣東南徙至柴灣,他們在此建立了六條村落。在很多舊地圖上,柴灣都稱為西灣。據說由於很多當地村民均習慣到西灣的臨海地區砍柴作燃料用,該處其後遂改名為「柴灣」。

英國管治香港初期,在現時的中西區所在之處建立了一個商業和政治中心;而當時的鰂魚涌除了有小規模的開採花崗石工程在進行外,尚未開始發展。接近十九世紀末時,鰂魚涌逐漸發展成為本港首批的工業中心之一。太古船塢和太古糖廠更在該區興建了重要的工業綜合建築物,並將該處地區發展成自給自足的生活區,不但興建了平房﹑各式商店、一所醫院和數個水塘,而且更建造了一個架空纜車系統,接載員工往山上去。

到達[编辑]

遊客可以乘搭港島線前往東區各地。

觀光[编辑]

活動[编辑]

購物 [编辑]

飲食[编辑]

住宿 [编辑]

通訊[编辑]

下一站[编辑]

区条目大纲条目,需要更多内容。它有条目模板,但是目前没有充足的信息。请勇往直前帮助它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