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页面的GPX文件
来自维基导游

东区(英语:Eastern District)位于港岛东北部,面积达1,900公顷,西自铜锣湾避风塘起,一直向东伸延至小西湾。东区的人口约有五十九万,是全港最多人口的地区之一。

了解[编辑]

在宋代时(公元960年 — 1279年),来往浙江、福建和广州之间的商船及渔船的船家,常常会在途经柴湾(当时称为西湾)时到岸上取水,但柴湾那时是否已有人居住,则现时仍然未有定论。

筲箕湾和柴湾早期便已有人聚居。筲箕湾本名“饿人湾”,由于地形良好,遂成为了渔船的天然避风港。在香港开埠以前,筲箕湾已发展成为一条小渔村。据说由于居民觉得“饿人湾”这名字不吉利,而该港湾的形状看起来又像个筲箕,因此便给它改名为“筲箕湾”。

十八世纪初,一些客家人由广东南徙至柴湾,他们在此建立了六条村落。在很多旧地图上,柴湾都称为西湾。据说由于很多当地村民均习惯到西湾的临海地区砍柴作燃料用,该处其后遂改名为“柴湾”。

英国管治香港初期,在现时的中西区所在之处建立了一个商业和政治中心;而当时的鲗鱼涌除了有小规模的开采花岗石工程在进行外,尚未开始发展。接近十九世纪末时,鲗鱼涌逐渐发展成为本港首批的工业中心之一。太古船坞和太古糖厂更在该区兴建了重要的工业综合建筑物,并将该处地区发展成自给自足的生活区,不但兴建了平房﹑各式商店、一所医院和数个水塘,而且更建造了一个架空缆车系统,接载员工往山上去。

到达[编辑]

游客可以乘搭港岛线前往东区各地。

观光[编辑]

活动[编辑]

购物 [编辑]

饮食[编辑]

住宿 [编辑]

通讯[编辑]

下一站[编辑]

区条目大纲条目,需要更多内容。它有条目模板,但是目前没有充足的信息。请勇往直前帮助它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