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維基導遊
捷徑:Consensus


維基導遊幾乎透過共識來決定一切。因此本站上的規則並非透過多數決來決定。請記住,任何維基導遊條目的結果都將是該條目貢獻者的共識。

共識的定義

什麼是共識

一個人編輯了一次文章,就帶有他自己的看法。然後後面第二人編輯了,也是如此。只有所有貢獻者都可以接受的內容,才會在儘可能長的時間內保留在文章中。因此,大多數文章最終都是公平的 - 這是所有貢獻者都接受的最起碼的共識。

共識不僅僅是一項政策,這是維基生活的生活現實。因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任何人都可以改變已有的東西,或者寫一些新的或不同的東西。然後其他人也可以再來一次改變,把東西拿走,移動一些文字,甚至把它全部改回原來的樣子,甚至可能完全刪掉這篇文章。

維基導遊不會使用投票表決,因為與共識不同,它不要求貢獻者提出他們的論點並仔細回應彼此的論點。簡而言之,維基導遊壓抑那種深思熟慮和謹言慎行的論文式分析和討論。此外,半匿名的網絡世界現狀也使投票變得複雜化; 網絡通常不可能確保一人一票的多數民主模式是絕對透明的。此外,有幾頁專門用於投票比如維基導遊:刪除表決,但即使在那裡,投票模式也不是少數服從多數,投票人需要通過維基導遊:刪除方針證明他們的投票是正當的。

什麼不是共識

共識並非一致。雖然我們應該總是嘗試找到適合每個人的解決方案,但在實踐中並不總是這樣。確保討論來解決所有問題,即使無法找到讓每個人都滿意的妥協,仍然可以達成共識。

共識並非多數。雖然在結果代表少數意見時會宣布達成共識的情況很少見,但基於現有政策和實踐的充分理由的論據總會比沒有任何理由或緣由的贊成更重要。同樣,在確定是否已達成共識時,通過拉票或使用傀儡帳戶來嘗試建立共識的討論是可以直接忽略的。請注意,在更改過去的共識時,確定共識的標準應該更高,因此雖然少數多數可能足以解決次要問題,但在更改過去的共識之前,應該需要由強有力的論據支持的超級多數。

沒有參與就不會產生共識。參與編輯文章時要勇往直前,但如果存在分歧,或者如果您想要更改網站政策或實踐,則應始終徵求反饋意見,決策越重要,討論中就應包含越多的聲音。通過徵求維基導遊:互助客棧維基導遊:徵求意見的反饋意見,確保有人參與建立共識的討論。特別是在改變網站政策方面,如果沒有參與討論,就不要宣布共識。下文將討論,編者無法通過編輯形成共識時在相關討論頁上謀求共識的過程。

現狀偏愛

推翻現有共識非常困難。如果過去建立共識的過程非常艱苦,那麼人們將不願意接受隨意推翻現有共識,除非在討論中引入了新的事實或引人注目的新論據,並且這樣做具有令人信服的優勢。如果您的提案的優勢微不足道,而且需要否決之前完成大量工作才達成的共識,那麼人們不太可能會支持您的提案。

如果共識變得不可能,參與者已經認真回應了彼此的論點,但仍然存在分歧,我們偏愛維持現狀。但這為維基導遊帶來了強烈的現狀偏差,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沮喪失望。這種偏愛是故意的,因為維持現狀鼓勵維基導遊人避免無休止討論棘手問題,這樣我們就可以花大部分時間來添加新內容,而不是對現有內容進行爭吵。

滑坡謬誤

作為一個項目,我們必須明確需要包含X並明確排除Z。滑坡謬誤的典型說法是,「X導致Y導致Z,因此,X導致Z'」 - 通常是一個謬論,我們也不希望因為不合理的恐懼而反對某些重要的議題。誠然,我們可以討論X和Y並在達到Z之前就劃清界線,例如,我們可以從最佳鄉村音樂討論到某個歌唱家,但是金吉他獲獎名單就已超出了這個討論範圍。不合理的恐懼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在描寫一個地方的音樂時不應止於唱片。反之,我們可以在不相關的公車列表中加入你喜歡的MP3歌曲。

分歧

請記住,不論您寫了什麼,下一個貢獻者都會修改。您編寫的內容愈有爭議或令人不悅,那些內容就愈可能被修改。您無法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一篇條目的不同作者觀點分歧太大,就會引發編輯戰。因此,如果要做出較為激進或有爭議的修改,請先提出討論。

若您確實勇往直前並對條目做出了重大修改,請指出原因。請填寫編輯摘要,如果您覺得自己所做的變更可能會被其他人反對,也可以在討論頁上提出解釋。

除非明顯是破壞、廣告或宣傳,否則還原其他人的變更通常是幫倒忙。如果您不同意既有的變更,請嘗試在您的立場與其他人的立場間找到雙方都能同意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