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此頁面的GPX文件
出自維基導遊
首都 溫得和克
貨幣 納米比亞元(NAD)
1 NAD = 1.0000 ZAR
南非蘭特(ZAR)
1 ZAR = 0.0710 USD
人口 2,533,794(2017)
輸電網路 220 伏特 / 50 赫茲(AC power plugs and sockets: British and related types、​BS 546)
國家區號 +264
時區 UTC+02:00、​Africa/Windhoek
語言 英語
緊急電話 112、+264-10111(警察機構)
駕駛方向

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贊比亞安哥拉,東連博茨瓦納,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得和克(Windhoek)。

了解[編輯]

簡史[編輯]

原稱西南非洲,北同安哥拉、贊比亞為鄰,東、南毗博茨瓦納和南非,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1600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區在海拔1000~1500米。西部沿海和東部內陸地區為沙漠,北部為平原。主要河流有奧蘭治河、庫內內河和奧卡萬戈河。

15~18世紀,荷蘭、葡萄牙、英國等殖民者先後侵入。1890年被德國佔領。1915年,南非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出兵佔領西南非洲。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南非統治西南非洲。1949年,南非非法吞併西南非洲。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組織(簡稱人組黨)成立,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1966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取消南非對西南非洲的委任統治。1968年,聯合國大會根據西南非洲人民的意願決定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米比亞。1978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435號決議,支持納實現獨立。1989年,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制憲議會和總統選舉,人組黨獲勝,其候選人努喬馬當選總統。1990年3月21日宣佈獨立。

氣候 [編輯]

納米比亞氣候燥熱少雨,年平均氣溫18~22℃,分春(9~11月)、夏(12~2月)、秋(3~5月)、冬(6~8月)四季。各地分屬乾旱、半乾旱、亞熱帶氣候。燥熱少雨,晝夜溫差大。一年分四季:九月初春,十二月入夏,三月秋來,六月冬至。一、二月盛夏,白天氣溫25-36攝氏度,但早晚涼爽;七、八月子夜氣溫有時可降至零度以下,但正午仍過25攝氏度。北部年均降水500-700毫米,往西、南逐漸遞減,沿海不足20毫米。全國大部分地區嚴重缺水。

地區[編輯]

地圖
納米比亞的地圖

卡普里維地帶
在納米比亞東北部的鍋柄狀地帶。 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卡普里維是納米比亞有水的少數地區之一。
奧卡萬戈區
北方四區
庫內內區
奧喬宗朱帕區
奧馬海凱區
埃龍戈區
霍馬斯區
哈達普區
卡拉斯區

城市[編輯]

  • 溫得和克--溫得和克是納米比亞首都,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納米比亞第一大城市。
  • 斯瓦科普蒙德--納米比亞著名海濱城市。西鄰浩瀚無垠的南大西洋,東毗綿延千里的納米布沙漠。市內環境整潔、風景秀麗、氣候宜人,頗具歐洲風格。商業、旅遊業興旺,為納最著名的避暑勝地。距首都370公里。人口3萬多,三分之一是德裔。1892年建市。在德國佔領期間,曾是西南非洲的主要港口,後被沃爾維斯灣取代。


抵達[編輯]

航空 [編輯]

納米比亞各大城市均有機場。但目前與中國無直航。納米比亞航空公司經營的國際和地區航線通往法蘭克福開普敦約翰內斯堡盧薩卡哈拉雷羅安達等城市,國內航線通往納各主要城市及一些偏遠城市。

推薦路線

  • 北京—約翰內斯堡—溫得和克;
  • 北京—法蘭克福—溫得和克。從溫得和克國際機場前往市區的主要交通方式為乘坐汽車,也比較安全。

鐵路 [編輯]

納米比亞的鐵路是殖民地時期修的,使用1067毫米軌距,機車車輛基本靠從歐美、中國進口,無自製機車車輛能力。中國無法通過鐵路到達納米比亞。

客車 [編輯]

納米比亞駕車實行右舵左行。紅燈時不允許拐彎。車上所有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駕駛摩托車必須戴頭盔。納主要公路質量很好,但鄉間有很多碎石路,車速不得超過80公里/小時。公路上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特別是在夜間。

客輪 [編輯]

沃爾維斯灣是納唯一深水港和西南非地區最大的貿易和漁港,年吞吐量約200萬噸。

觀光[編輯]

旅遊旺季為七月至十二月,其餘為淡季。

沃爾維斯灣[編輯]

納米比亞最大的深水港,可停泊萬噸巨輪。轄區面積1124平方公里,人口約5萬。有鐵路通往納內地和南非,有公路與周邊五國相通。又稱「鯨灣」,南極洲本格拉寒流挾帶豐富的浮游生物北上至此,漁業資源非常豐富,每年10月引來眾多鯨群,故得名。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首先在此登陸,後相繼被英國和南非佔領,被開發為南部非洲重要港口。1990年納獨立後南非繼續佔領,直至1994年3月1日才回歸納,標誌着非洲最終實現非殖民化。

蘇絲斯黎沙漠[編輯]

世界最古老的沙漠,納米比亞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位於納米布沙漠中部,距納納首都溫得和克約500公里。沙丘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在陽光照耀下通體緋紅,故名「紅沙漠」。 該地偶有降水,生長着耐旱沙漠植物,常有羚羊、大象、犀牛和獅子等出沒。這裏有世界最高的沙丘,高達325米。其中,「45號」沙丘因距離公園入口約45公里得名,以其婀娜身姿和迤邐風光被譽為世界最美沙丘。「死亡谷」(Dead Vlei)是蘇絲斯黎沙漠中一處低洼鹽鹼地帶,是觀看日出、日落和千年古樹化石的好去處,每年吸引大批歐美遊客和攝影愛好者來此觀光。

艾淘沙國家公園[編輯]

非洲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野生動物園之一,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1907年成為動物保護區,此後保護區面積不斷變化,至1956年達10萬平方公里,一度成為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園內有一處面積達5000平方公里的巨大低洼鹽鹼地——「愛淘沙盆地」。 雨季時有水注入,周圍常年生活着約300多種非洲野生動物,包括許多瀕危物種如黑犀牛、黑臉羚羊和非洲大象等。園內共棲息着340餘種鳥類。該地還是南部非洲火烈鳥的重要繁育地之一。每年雨季時,數以百萬計的火烈鳥來此繁衍後代。遊客可自駕車在公園內觀賞野生動物。

克羅斯角海豹自然保護區[編輯]

位於斯瓦科普蒙德市以北115公里處,面積約60平方公里,是以海豹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和著名景區。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戈·卡奧首先登上這塊土地,並以葡萄牙國王的名義在此樹立了一個石制的十字架,後來這一地區被命名為「克洛斯角」,意為「十字架之地」。這裏常年生活着數萬頭海豹,在每年11-12月的繁殖季節,甚至可達20萬頭。1968年,該地被劃歸為海豹自然保護區。由於海豹食量驚人,數量過多會破壞漁業資源和生態平衡,納政府每年發放配額捕殺約3000頭海豹,海豹油被用於畜牧業,海豹皮具有很高經濟價值。

沃爾維斯灣鹹水湖[編輯]

位於沃爾維斯灣沿海,面積約7000公頃,為南部非洲西海岸最大的淺水水域,也是世界三大濕地之一,以鳥類種類眾多著稱。該水域形成於3000年前,現棲息着40餘種涉水禽鳥,數量超過50萬隻。其中以火烈鳥最為著名,南部非洲四分之三的火烈鳥在此棲息,數量達5-6萬隻。此外,還有珍貴的鵜鶘棲息於此,全世界僅有鵜鶘2000餘對,絕大多數棲息在納沿海一帶。

購物[編輯]

沒有特別值得購買的紀念品和土特產。納米比亞屬蘭特共同貨幣區成員國,其貨幣納元與南非貨幣蘭特掛鈎。南非蘭特與納元等值,且可在納市場等值流通。納主要消費品的80%來自南非,其物價受南非市場影響較大。

學習[編輯]

納米比亞高等教育尚不發達。建於1993年的「納米比亞大學」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此外,還有納米比亞理工學院和多所教育學院。留學申請一般由學生直接向高校提交,校方批准申請後,可為學生辦理學生簽證的申請事宜。注意,學生入學前需通過校方的語言(英語)能力測試;納米比亞高校教育採取「寬進嚴出」的開放式教學方式。

工作[編輯]

旅行警告 警告:以旅遊者身份來納並在納申請工作許可的外國人不允許在納等待其申請結果。持旅遊簽證入境,後又在納申請工作許可的行為是違法的。

中國人在當地主要為個體經商人員,從事百貨零售與批發業務;其中已有部分華商開辦了生產型企業,但規模不大,目前主要有礦山、磚廠、蔬菜農場、床上用品廠、印刷廠等企業。有少數商人從事主要為華人服務的房地產開發業。有些華僑已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如果要在在納米比亞申請工作許可一般應向納內政部或經由納駐外使館提出。

安全[編輯]

納米比亞政局穩定,總體治安狀況尚可,但近年來也有持槍搶劫事件發生。恐怖襲擊的危險性較小。有些華僑華人樂於炫耀自己,經常出入賭場,隨身攜帶或在家中存放大量現金,不少人由此成為當地犯罪團伙攻擊的目標。近年來發生多起犯罪團伙針對華僑華人的入室盜竊案件。

醫療[編輯]

雨季(9月到第二年4月)時為瘧疾高發期,特別是北部地區。如赴納北部,建議適當備些抗瘧疾藥。該國是南部非洲愛滋病高發區。納醫療條件尚可,首都以外一些大城鎮的醫療設施和首都相差不多,但小城鎮的醫療設施很差。藥品供應基本上可以滿足當地群眾需求,但價格較高。首都溫得和克的公立、私立醫院和診所,可提供急救以及常規醫療服務(救護車電話:211111, 2032270;教會醫院:237237;醫療診所:222687)。納米比亞人有正式職業者一般均購買醫療保險。

舉止[編輯]

基本上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特殊風俗習慣。

國家條目可用條目。它擁有一些關於抵達此國家和連接到其他目的地的連結。愛冒險的人可以直接使用此條目,但還是請勇往直前幫助它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