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旅遊警示指的是各國政府為了保障其國民在國外時的安全,會根據駐外的使領館等外交機構的報告以及國際新聞媒體的報導,依危險程度對於國家與地區予以分級並說明。
若某一國家地區發生天災、動亂等,以致有危害國民安全時,政府會發出旅行警示建議國人非必要則暫勿前往。對於已在該地的國人,則會透過使領館或僑社等渠道予以通知,必要時會進行撤僑。旅遊警示亦會對傳染病、惡性治安事件、偷竊、恐襲威脅等進行標示。
假若您計劃前往旅遊的目的地已被發出旅遊警示,您的行程可能不受旅遊保險所保障。您也可以參考其他國家所發出的旅遊警示,但因個別國家的旅遊警示主要是為該國國民而設,所以一未必能適用於他國國民身上。
了解旅遊警示
[編輯]與一般的消息來源有別的是,旅遊警示是由各國的外交部門及駐外機構所編製的。因此,旅遊警示的格式和語調與傳媒機構針對武裝衝突、又或是自然災害所作出的報導明顯不同:傳媒機構一般是以中立的格式和語調向受眾反映事實;而旅遊警示則是站在發出國政府的立場,向國民提供有關他國局勢的摘要、觀點和官方建議。
世界主要大國的駐外機構一般能在偏遠地區建立覆蓋,從而以第一身的身份就他國當地的情形提供最新的資訊。若某一目的地的基礎建設因戰事或自然災害而遭廣泛破壞,派駐當地的外交人員一般都能將當地情形妥善反映。
但您在參閱旅遊警示時,仍應留意以下事項:
- 旅遊警示只能就當地局勢提供簡略摘要。與傳媒報導相比,旅遊警示往往只能提供粗略,一般和過於簡單的觀點。旅遊警示一般只會交代諸如「 索馬里有戰事發生」的粗略資訊,而未必能把情勢的全部一一交代。
- 旅遊警示所給予的建議通常是適用於任何地區的泛用建議,亦可能僅僅是非常明顯的建議。(如「請勿將個人財物暴露於當眼之處,或置於未上鎖的車輛上」此類建議)旅遊警示也傾向於把事情過度簡化。例如把任何大規模示威,不論是和平示威或是暴力衝突都視作為「可能發生的大規模動亂」。
- 旅遊警示只能就國外的地區和事件作出警告。旅遊警示不會、亦不能就本國國內的旅遊行程提供任何警告。沒有針對國內的旅遊警示絕不代表您在本國國內的旅遊當中,就不會遇上任何麻煩或事故。
- 政府在發出旅遊警示時有其政治考慮。各國政府往往不願意得罪自己的政治盟友和經貿夥伴,甚或藉助旅遊警示來對自己的假想敵和政治對手施壓。
- 旅遊警示主要針對的是與政治和外交有關的事件,如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以後,到訪當地的西方遊客不能獲得來自自己國家的領事保護。
- 相對而言,自然風險(如危險動物等)所受的關注就不及政治性事件(如恐怖主義、動亂等)。
- 個別旅遊警示所涵蓋的範圍往往非常廣泛,通常是整個國家或某個一級行政區(如某一省)。只在小範圍(如某一城市內)發生的事件,對只造訪該國其他區域的遊客影響並不明確。(如香港保安局對加拿大發出的警示:「2017年10月1日,艾伯塔省埃德蒙頓市發生襲擊事件。一名警察被刺傷,一些行人被一輛汽車撞傷。」)
- 旅遊警示傾向於就事情作出較壞打算。(美國國務院旅遊諮詢網站上的許多網頁都建議高風險國家的潛在遊客「起草遺囑,並指定適當的保險受益人和/或制定授權書」。旅遊警示旨在減少本國國民一切暴露在風險的機會,因為政府需要可能花費大量金錢,時間和精力試圖撤離或救助他們的國民,或解決一場只因一名任性的遊客所導致的外交風波。
當然,旅遊時的多一分謹慎不會為您帶來傷害。主要的旅遊警示也能為您提供不少有用且新近的資訊和建議。
了解各個政府對外地的評價可以很有用,但旅遊警示不能代替您自己的研究和資料收集,這可以是與您的目的地有關的新聞報導、在線評論或其他來源,如其他遊客的意見。
政府發佈的旅遊警示
[編輯]其他旅遊諮詢
[編輯]服務/公司 | 網址 |
---|---|
國際SOS與風險控管 | https://www.internationalsos.com/risk-outl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