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載此頁面的GPX文件
34.4847112.9603
出自維基導遊

嵩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位於河南鄭州的名山。

了解

[編輯]

歷史

[編輯]

地貌

[編輯]

動植物

[編輯]

氣候

[編輯]

抵達

[編輯]

費用/許可

[編輯]

環遊

[編輯]

觀光

[編輯]
  • 1 太室山地址 城區北側
    • 2 崇福宮簡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3 安陽宮簡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4 登封老君洞簡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5 二仙洞石刻簡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6 法王寺塔地址 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塔東側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7 少室山地址 城區西側
    • 8 清涼寺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包括周公測景台和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先後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被整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9 太室闕登封市嵩山南麓中嶽廟前500米處)。簡介 中嶽廟具有象徵意義的大門。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由陽城長呂常主持建造,本是漢代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太室闕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為「中嶽漢三闕」。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三月岳廟失火,大殿兩廡俱燼。清順治十年(1653年)在重修之後,基本恢復了宋金時期的布局和規模。1971年將太室闕附近保存與發現的闕頂石殘件,經過核對後,修復了東闕頂部。
    • 10 中嶽廟太室山東南麓黃蓋峰下)。💰 ¥30簡介 道教著名宮觀,全真道的聖地,歷代皇帝祭祀中嶽神的地方。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始建於秦朝,明代崇禎十七年(1644年)中嶽廟毀於大火。現存廟宇為清代重修後的規模。
    • 11 少室闕登封市西十里舖(邢家鋪)村西的少室山麓)。簡介 漢代少室山廟的神道闕。1972年按原狀進行了修復。
    • 12 啟母闕登封市嵩山南麓的萬歲峰下)。簡介 漢代「啟母廟」前的神道闕。
    • 13 嵩岳寺塔登封市西北5公里的嵩山南麓嵩岳寺)。💰 ¥25簡介 始建於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1988年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該塔進行了詳細勘測,並對地宮進行了發掘,發現遺物70餘件,其中雕塑造像12件,建築構件、瓦當、滴水等17件,其他41件。1989年在塔剎內發現二座天宮。天宮分別位於寶珠中部和相輪中,出土了銀塔、瓷瓶、舍利罐、舍利子等。此剎建造年代應在唐末宋初之際。嵩岳寺塔是由青磚和黃泥砌築成的15層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十二邊形。密檐之間矮壁上砌有各式門窗492個,密檐自下而上逐層收縮,構成一條柔和的拋物線。月台和甬道均為後代補砌。嵩岳寺為單層密檐式磚塔,乃同類磚塔的鼻祖。塔的平面呈十二邊形,也是全國古塔中的一個孤例。嵩岳寺塔的形制具有古印度「犍陀羅風格」。整個塔的形體輪廓較美,塔室上下貫通,呈圓筒狀。全塔剛勁雄偉,輕快秀麗,建築工藝精巧。整個塔雖高大挺拔,但卻是用磚和黃泥粘砌而成,塔磚小而且簿,這種選材及用料在世界上是首創,也是獨創,並且歷經多次地震、風雨侵襲仍不傾不斜,屹立千年實為奇蹟。
    • 14 少林寺常住院及塔林)(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 +86 371 62748971💰 ¥100簡介 座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北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傳流,史稱北周武帝滅佛,少林寺毀壞嚴重。中華民國民國初年,革命黨人與北洋政府內戰,少林寺屢遭戰火之災。1928年春,樊鍾秀奪得鞏縣、偃師,進圍登封,以少林寺為司令部。石友三於3月15日縱火焚燒法堂,次日,又令軍士焚燒天王殿、大雄寶殿、鐘樓、鼓樓、六祖堂、龍王殿、緊那羅殿、閻王殿、庫房、禪堂,一大批珍貴文物及5480卷藏經化為灰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期間,少林寺僧人被逼還俗,佛像被毀,寺產被侵。文革結束後,少林寺修繕重建,現存建築當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寶殿、達摩面壁石等均屬仿古重建建築,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練武場、塔林及部分石刻仍屬於古代的原物遺存。山門:山門前是廣庭,分布着東西石牌坊(立唐、宋、元、明、清各代古碑30餘通)、石獅、旗杆、柏林。 天王殿:1735年建,1928年毀,1982年按原結構重建。塔林在寺西側,是少林寺歷代德高望重的僧侶的墳墓。這些僧侶圓寂後,他們的骨灰(屍骨)被放入地宮,然後在上面造塔,塔的大小、高低和層數的多少是由僧侶們生前佛學造詣的深淺、威望高低和功德大小來決定的,但也有一些身骨塔和衣缽塔。現存唐、宋、元、明、清時期的磚石墓塔243座,整個塔林占地約14000平方米。少林寺塔林是綜合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其中唐代塔有2座、宋代塔有3座、金代塔有6座、元代塔有40座、明代塔有138座、清代塔有10座。塔的造型有四角、六角、柱體、錐體、直線形、拋物線形、瓶形、圓形以及獨石雕刻等,其中以唐貞元七年的「法玩塔」、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西堂塔」、元初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中林塔」、明萬曆八年(1580年)的「坦然塔」和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是塔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塔。
    • 15 初祖庵面壁庵)(登封市嵩山少林寺西北約一公里處的五乳峰下的一個小山丘)。簡介 始建於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是宋代人為紀念少林寺初祖「達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初祖庵三面臨澗,古樹掩映,乃山中勝境。現庵院主體建築有山門、大殿和千佛閣。 山門的具體建造年代已法無考證,當在金代或元代,現在的山門是1986年按舊制重建。大殿建造于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以後歷代都有修葺,現在的主要建築仍為北宋原物,它是河南省現在最古老的一座木石結構建築,殿內供奉有「達摩像」,另有二祖「慧可像」、三祖「僧粲像」、四祖「道信像」、五祖「弘忍像」。東、北、西三壁上尚存人物彩繪23幅,另有5幅被毀壞,彩繪的內容是初祖達摩以下三十六位禪宗祖師。繪製年代約在明末。大殿內的群肩石、十二根檐柱、四根內柱以及神龕須彌座的束腰部分都刻有浮雕,內容包括人物、動物、花卉和山水等,都是大殿創建時所刻。千佛閣是明代時期「初祖庵」的住持「福元」主持建造。內供有達摩像,並供「觀音菩薩像」。千佛閣前有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舍利石函一具,石函四面有線刻畫,圖中天王怒目圓睜,仕女手托花果,鬼王披頭散髮。另外,庵院內還有碑石40多通,其中著名的有:宋黃庭堅《達摩頌碑》。
    • 16 會善寺登封市北6公里嵩山南麓的積翠峰下)。簡介 該寺本為北魏孝文帝(471年-499年)時期的離宮,正光元年(520年)建「閒居寺」。山門面闊共五間,進深有三間,硬山小灰瓦頂,中3間砌有券門,明間門券上嵌有長方形的橫匾書「會善寺」三字,內供奉着明周王所贈的「白玉阿彌陀佛」一尊。山門的東西兩側各建有單間硬山造掖門,後面有大雄寶殿,月台上有明成化七年(1471年)高一米餘、重六百五十公斤的鐵鐘一口。大雄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檐下有碩大斗拱,為五鋪作重拱雙下昂。殿內減柱造,梁架為四椽栿搭牽,用三柱。創建於元代,後多次重修。會善寺西的山坡上原來有唐代名僧「一行禪師」創建的琉璃戒壇,五代時被毀,現尚存唐代殘石柱2根,柱面雕有天王像,柱基雕有鬼怪神獸。寺西面有唐淨藏禪師塔,西南面和東南面有清代磚塔5座。寺內現存主要碑刻有東魏《中嶽嵩陽寺碑》、北齊《會善寺碑》、唐代《道安禪師碑》、《會善寺戒壇記》等。寺西側有淨藏禪師塔
    • 17 嵩陽書院嵩山南麓)。💰 ¥30簡介 北依嵩山主峰峻極峰,南對雙溪河。最早為佛教、道教廟宇,宋代成為儒家書院。儒家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在此書院聚生徒數百人講學。明朝末造,書院毀於兵火。清代重修。《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在書院大門外南側,高9米,為嵩山一帶碑制之冠。刻立於唐天寶三年(744年),記述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練丹九轉之事,由李林甫撰文,書法家徐浩以古隸楷書。背面和兩側有歐陽修跋文及遊人題詞。
    • 18 周公測景台、登封觀星台登封市告城鎮北部)。💰 ¥15簡介 始建於唐代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據說周公在這個地方樹立了圭表(使用陰影或晷針測量太陽位置)。元朝的天文學家郭守敬在AD1276年將它重建成一個巨大的天文台。

活動

[編輯]

購物

[編輯]

用餐

[編輯]

夜生活

[編輯]

住宿

[編輯]

住處

[編輯]

露營

[編輯]

野外

[編輯]

安全

[編輯]

下一站

[編輯]
公園條目大綱條目,需要更多內容。它有條目模板,但是目前沒有充足的信息。請勇往直前幫助它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