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告:2022年12月以来,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放松,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疫情防控措施都已取消。虽然防控措施大幅放松,但此后感染人数随之大幅增长,所以在出行时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2019冠状病毒病(或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在中国大陆为按照乙类标准管理的传染病,但部分清零时期的措施仍影响至今(例如部分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本文主要介绍在中国境内旅游时需要注意的与疫情及疫情防控相关的注意事项,具体情况以当地实施为准。
-
由于疫情原因被临时封闭的道路
-
火车站出站口用于测量旅客体温及查验健康码的防疫卡口
-
位于南京南站检票口的北京健康宝查验点
出行准备[编辑]
![]() |
注意: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已下线,目前通过任何途径都已无法访问该服务。 |
口罩[编辑]
口罩并不难买到,目前大部分药店和超市均有销售且货源充足,如有需要可随时购买,不用在行李中携带大量口罩。由于带有呼吸阀的口罩不能过滤佩戴者呼出的气体,应避免购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应当佩戴口罩。
对于游客,在绝大多数场景下均不强制佩戴口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 *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 *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 *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 *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 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 身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 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 3岁及以下婴幼儿。
标注“*”的场景虽不强制,但建议佩戴口罩,未尽事宜,请参见原文。
确保体温正常[编辑]
许多公共场所(例如公共交通、购物中心、旅游景点)都在入口处设置了测温装置,如果访客的体温高于正常值将被拒绝入内,如您正在发烧,请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建议居家观察或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可能出现误报情况,对此可以在阴凉处稍等片刻再重新接受检测。
新冠检测[编辑]
目前检测是否感染新冠最普遍的方式是新冠核酸检测通过新冠核酸检测,该检测一般在在采样后数小时可出结果(如遇人数过多可能会延长),如有需要建议提前半天参加检测,部分测试点会给参加检测的人员提供已采样证明用于在尚未出结果时使用,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间从检测出结果开始计算。新冠核酸检测可以在医院、社区或其它指定的地点完成,检测费用政府限价为单采16元/次、混采5元/次,许多城市还设有免费检测点,游客可以通过查阅相关公告或询问当地人了解检测点的位置。核酸检测结果大都会推送到对应人员的健康码上,无需获取纸质报告,需要时可打开相应的手机页面查阅即可,由于各地往往会优先将采样结果上传到本地的核酸检测数据库,故建议使用采样地健康码查询结果,新冠核酸检测报告全国通用。
除此之外,还有新冠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仅用于辅助测试,准确性相对核酸检测较低,但胜在使用简便(自己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且能快速出结果(10-20分钟);至于新冠抗体检测,对于打过新冠疫苗的人,其抗体检测结果多为阳性,并不能因此推断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可以以此推断是否对新冠病毒具产生了免疫力。新冠核酸检测得出的结果则是“金标准”,被广泛认可。
目前,除了重点机构或行业的工作人员或跨境旅客等,其他人不需要接受强制性新冠检测,有意愿者可自行参加检测。
健康码[编辑]
健康码是一种手机APP或小程序,可根据用户填写的信息以及后台大数据等生成绿色、黄色和红色的二维码或弹窗,绿码为正常状态,而黄码、红码以及弹窗则表明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在完成核酸检测、隔离、健康监测等措施后才能变绿。目前的健康码普遍含有动态元素且会定时更新,所以截图后无法使用,如果使用别人的健康码或提交虚假信息,可能会被处罚。健康码通常由各省或市提供,外地的健康码可能不受认可,建议在出发前申请目的地的健康码。许多地区的健康码还可以用来查阅用户的新冠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记录,其生成的电子报告在大部分场合都可以代替纸质报告。
目前,进入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需要出示健康码,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关闭了当地的健康码服务。
场所码[编辑]
部分公共场所入口处张贴有用于记录用户行程的二维码(场所码),进入该场所的人都要用指定的手机APP扫描该二维码,以便在疫情发生时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目前,进入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需要扫描场所码,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关闭了当地的场所码服务。
疫苗接种[编辑]
在新冠疫苗上市之初有些地区曾要求凭接种证明方能可入公共场所,但该举措已被中央叫停,目前而言接种新冠疫苗与否对出行并无影响,是否接种新冠疫苗完全视乎个人意愿和身体条件。虽然国家政策并非强制接种,但由于防疫政策已经趋向放开,因此感染新冠的概率大增,建议所有身体条件允许者都接种新冠疫苗。
旅途中的注意事项[编辑]
![]() |
注意:与防疫相关的封控和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已完全取消,同时不再划分风险区。 |
虽然疫情有所缓解,但部分旅游景点仍然处于关闭状态(例如几乎所有的大学在疫情发生后都禁止包括游客在内的外部人员进入),开放的旅游景点则大多采取了缩短开放时间、取消部分表演等聚集性活动、关闭部分出入口和游览区域等管控措施,参观流程也有较大变化,因此不要盲目相信写于疫情发生之前的游记和攻略,要了解清楚疫情期间景点的实际运营情况后做好规划再前往。此外,部分景点关闭了人工售票处,仅提供在线购票渠道,游客无法使用现金购票,建议提前在手机上安装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支付类APP并提前完成配置。另外,一些以往可以随意参观的景点会实施预约制以限制人数,游客需要提前预约才能参观,未完成预约直接前往可能会无法进场。
由于防疫流程会额外耗费一些时间,在游览景点、乘坐交通工具时请务必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免耽误行程。在疫情严重时,公共交通也可能采取停运、缩线、减少班次等措施,餐馆也会停止堂食,建议查询地图或咨询关机构以获得最新信息。
若目的地出现疫情或游客本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可以联系售票方申请非自愿退票,提供指定材料(通常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和核酸或抗原阳性结果)后可办理全额退款。但是并非所有卖家都允许全额退票,为了避免出现维权难,建议不要过早预定或购票,或者优先考虑支持退款的旅游产品或加购行程取消险等保险来避免经济损失。
假如不幸被确诊新冠病毒感染,将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进行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在条件下可居家治疗,一般一周左右症状可有明显好转,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则应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市面上有数款适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药物,但均为处方药,建议在服用前咨询医生并按照处方和说明书服用。
出境旅游[编辑]
出国旅游[编辑]
以旅游为目的中国护照已经恢复签发,各口岸也不再劝返出国人员,但是旅客还应当留意并遵守目的国家或地区的防疫政策,目前已有部分国家鉴于疫情信息透明度问题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特殊的防疫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减少航班数量、强制性核酸落地检、要求旅客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拒发签证、拒绝入境等,上述举措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导致当地民间的不友善情绪和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此外,由于新冠疫情重创了许多国家的经济进而导致当地治安恶化,建议在出国旅游时注意安全,避免和当地人发生冲突。
此外,许多国家的出入境政策也比疫情前更严格,例如拒签率提高,离境机票、酒店订单等原先不严格检查的材料现在也开始严格检查,因此建议旅客严格按照目的地出入境政策准备证明材料并提前打印好,不要心存侥幸。
根据中国文旅部的要求,中国境内的旅行社目前只能提供下列国家的旅游产品(例如组织旅行团),但不借助旅行社的自由行旅客不受此限制:
- 第一批: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老挝、阿联酋、埃及、肯尼亚、南非、俄罗斯、瑞士、匈牙利、新西兰、斐济、古巴、阿根廷
- 第二批:尼泊尔、文莱、越南、蒙古、伊朗、约旦、坦桑尼亚、纳米比亚、毛里求斯、津巴布韦、乌干达、赞比亚、塞内加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法国、希腊、西班牙、冰岛、阿尔巴尼亚、意大利、丹麦、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瓦努阿图、汤加、萨摩亚、巴西、智利、乌拉圭、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多米尼克、巴哈马
- 第三批:阿曼、巴基斯坦、巴林、韩国、卡塔尔、黎巴嫩、孟加拉国、缅甸、日本、土耳其、以色列、印度、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贝宁、博茨瓦纳、赤道几内亚、佛得角、加纳、喀麦隆、科特迪瓦、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摩洛哥、莫桑比克、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突尼斯、爱尔兰、爱沙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北马其顿、比利时、波黑、波兰、德国、芬兰、荷兰、黑山、捷克、拉脱维亚、立陶宛、列支敦士登、卢森堡、罗马尼亚、马耳他、摩纳哥、挪威、瑞典、塞浦路斯、斯洛伐克、英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哥斯达黎加、美国、墨西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牙买加、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北马里亚纳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
虽然中国已经解除对国际航班的限制,但相对于疫情前尚有不少国际航线尚未复航(尤其是二线以下城市的机场以及往返北美洲的航线),已恢复的航线航班数量也有所减少,因此票价相比疫情前有大幅提高,出国人员请务必做好预算。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逾期滞留风险以及可能的额外开支(例如治疗费、住宿费、机票退改签等)都将由旅客个人承担,部分旅行保险可报销此类费用。
港澳旅游[编辑]
实用链接 |
港澳个人游和团队游已经恢复,往来港澳通行证及旅游签注可正常签发(如在非户籍地办理签注可能需要提供当地居住证),从中国内地前往香港和澳门均无需接受隔离医学观察和接受新冠病毒检测,但应遵守两地的防疫要求(详见实用链接)。
香港和澳门的核酸检测为自费项目,香港为150港元/次(24小时内出证明)或240港元/次(12小时内出证明),澳门为45澳币/次。
台湾旅游[编辑]
两岸当局都没有恢复中国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不论是个人游还是团队游),但中国大陆居民如有台湾居留权或有留学、探视重病亲属、参加葬礼等需求,在提供相应证明后仍然可以办理旅行证件前往台湾。
从中国大陆前往台湾的旅客须提供24小时内新冠抗原检测(快筛)阴性结果。
入境中国大陆[编辑]
来华旅客无需接受新冠检测或提供阴性证明,入境时完成健康申报和常规检验检疫流程后即可自行离开。部分入境旅客在入境口岸可能会被要求接受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其结果主要用于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不仅限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和统计,并不以此针对旅客本人采取防控措施。
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已恢复签发旅游(L)签证,欲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可以申请该类签证。2020年3月28日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中国签证的效力已恢复,可用于入境中国大陆,由于有三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签证无法正常使用,作为补偿中国使领馆会向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免费签发有效期一至三年可多次入境的中国签证。中国政府单方面针对日本公民的免签证在华停留15天的政策仍然暂停,其他符合免签证入境资格的旅客则可按规定免签证来华。
附言[编辑]
本文参考以下文件,如您发现错误或过时内容,欢迎更正!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2022.12.26)
维基文库中的相關文獻: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2022.12.26)
-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的通知
愿新冠疫情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