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下載此頁面的GPX文件
出自維基導遊
其他同名地點的條目,請見大同 (消歧義)
雲岡石窟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最北端,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在北魏時曾為首都(平城),遼金二朝定為陪都(西京大同府),明代為九邊重鎮之一。大同與北京西安洛陽等城市並稱為中國大古都(排名前九),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另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渾源左雲,現今遺存有大量極為珍貴的古蹟文物,古城風貌完整;煤炭工業遺產、先鋒建築群也為城市增添了額外的文化底蘊。如今,大同交通便利、物價頗低、環境質量良好、觀光景點密集,是華北地區最值得造訪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抵達

[編輯]
地圖
大同主要交通場站分佈

鐵路

[編輯]

大同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其中尤以鐵路最為發達。

  • 1 大同站地址 大同市平城區站前街4號簡介 大同站是大同市普速客車的車站,是山西省兩大特等站之一,為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雲崗支線交會點,每日有多趟列車開往太原北京天津杭州包頭瀋陽等國內大中城市。大同站位於御河西岸,離大同古城約3公里,距古城、雲岡石窟大同長城較近。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站 在維基數據上查看大同站
  • 2 大同南站簡介 大同南站是大同市的高鐵專用站,是山西省第二大高鐵站,同時也是山西省兩大高鐵樞紐站之一。大同南站為大西高鐵、烏大高鐵、大張高鐵的始發站,有發往北京太原呼和浩特西安杭州上海成都重慶蘭州西寧廣州等全國主要城市方向的動車組列車。截至2025年1月,每日約有115班列車在大同南站停靠,其中發往北京的班次每日約35對(節假日會增加班次),最快的班次在10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發往省會太原的班次每日約50對,最快的班次在85分鐘左右抵達。大同南站位於御河東岸,離大同市博物館、恆山、懸空寺、渾源縣城、大同火山群較近。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南站 在維基數據上查看大同南站

航空

[編輯]
  • 3 大同雲岡國際機場IATADATICAOZBDT),地址 雲州區倍加造鎮南環東路北側📞 +86 352 5688114簡介 於2006年1月開通。屬於4C級機場,可以降落波音737、空客A320及以下的飛機。距市區約7.5公里,有國內(T2航站樓)、國際(T1航站樓)兩個航站樓,是山西省第三大民用機場。截至2024年7月,機場有直飛太原、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上海、南京、溫州、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昆明、桂林、蘭州等城市的航班。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雲岡機場 在維基數據上查看大同雲岡機場

自駕

[編輯]

大同在山西省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河北省張家口保定、山西省朔州忻州接壤。經過大同境內的高速公路有G7 京新高速公路、G18 榮烏高速公路、G55 二廣高速公路、S30 孫右高速公路、S36 廣寧高速公路、S45 天陵高速公路等,3小時內可抵達呼和浩特、太原等城市,4小時內可抵達北京、雄安新區等城市。

大同市區周邊的景點缺乏城際交通接駁,需要自駕、包車或參加旅行團前往。去往恆山、懸空寺、渾源古縣城可從大同城區經G55 二廣高速公路、S30 孫右高速公路、S45 天陵高速公路、S36 廣寧高速公路到達,車程約1~1.5小時。去往應縣木塔可從大同城區經G55 二廣高速公路到達,車程約1小時;或從渾源出發沿G18 榮烏高速公路到達,車程約50分鐘。此外,長城大同段沿線建設了旅遊專線公路,較完整地串聯了明代大同附近的邊防體系,適合自駕遊覽。

以下給出周邊主要城市抵達大同市的推薦路線:

北京往大同城區:G6 京藏高速公路至宣化S32 宣大高速公路至陽原S30 孫右高速公路至大同城區。

北京往渾源縣城:G4501 北京繞城高速公路至門頭溝軍莊、S3701 京蔚高速公路至蔚縣S36 廣寧高速公路至渾源縣城(可繼續沿S45 天陵高速公路、S30 孫右高速公路抵達大同城區)。

天津、保定、雄安新區往大同:G18 榮烏高速公路至大同渾源(可繼續沿S45 天陵高速公路、S30 孫右高速公路抵達大同城區)。

承德張家口往大同:G95 首都環線高速公路行駛到S010 張石高速公路張家口段至宣化、S32 宣大高速公路至陽原S30 孫右高速公路至大同。

烏蘭察布往大同:G55 二廣高速公路至大同。

呼和浩特、包頭往大同:G6 京藏高速公路行駛到G5901 呼和浩特繞城高速公路至賽罕區G59 呼北高速公路至右玉縣S30 孫右高速公路至大同。

鄂爾多斯往大同:G18 榮烏高速公路至山陰縣G55 二廣高速公路至大同。

朔州忻州太原晉中長治晉城往大同:G55 二廣高速公路至大同。

臨汾運城西安往大同:G5 京昆高速公路行駛到G2003 太原繞城高速公路至太原、G55 二廣高速公路至大同。

公路客運

[編輯]

大同市內有4個長途客運站可以提供客運服務,輻射周邊省市區縣。

  • 4 大同綜合客運中心新南站),地址 大同市平城區開源街大同南站旁)。簡介 山西省最大的綜合性公共交通樞紐。其中長途汽車站為原新南汽車客運站,是大同長途客運的主樞紐之一。
  • 5 大同汽車客運東站長途東站),地址 平城區北環路北簡介 核心汽車客運站之一,覆蓋京、津、冀等14個省市區。
  • 長途客運北站長途北站),地址 平城區大同站西200米簡介 主要運營發往太原、朔州等省內長途汽車。
  • 新平旺客運站平旺長途站),地址 礦務局百貨大樓南100米簡介 主要運營省內和往返北京的長途汽車。

觀光

[編輯]

大同旅遊景點眾多,且景區分佈較密集,多為歷史文化景觀。初次遊歷建議安排3天的行程,尤其建議了解簡單的中國古建築知識;也可以考慮聘請在地嚮導講解。

世界遺產:雲岡石窟

[編輯]
雲岡石窟第20窟(北魏)
  • 1 雲岡石窟📞 +86 352 799-2622 / +86 352 799-2655🕘 9:00-17:00💰 ¥120(旺季全價)/¥100(淡季全價)簡介 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51個(其中保存較好的約20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像51000多尊。雲岡石窟是中國石窟寺藝術發展最重要的一站,處於犍陀羅、笈多風格向中國風格演變的過渡時期,可以看到古希臘、古印度、兩漢南北朝、唐代造像藝術和建築藝術交融出現,深刻影響了龍門石窟等後繼石窟寺的藝術風格,亦反向影響了甘肅、新疆地區石窟寺後期風格。

    雲岡石窟是中國遊客承載量最大的石窟寺建築群,石窟前的仿南北朝風格寺院、石窟東側的工業遺址藝術區和雲岡研究院、石窟西南的雲岡石窟博物館等景點共同構成雲岡景區。建議遊覽時間3-4小時。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雲岡石窟

大同古城:重磅景點

[編輯]
地圖
大同古城景點分佈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遼代)
華嚴寺大雄寶殿(金代,下華嚴寺視角)
華嚴寺殿內菩薩像(遼代)
善化寺三聖殿(金代)
善化寺大功德天塑像(金代)
大同古城城牆(明代)
文峰塔(雁塔)
  • 2 華嚴寺地址 大同市平城區清遠街📞 +86 352 204-2025🕘 8:30-18:00 (4~10月); 8:30-17:30 (11~3月); 提前30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40(全價票)簡介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遼,其後歷代均有修繕。華嚴寺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遼金寺院,寺內有遼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寶殿以及諸多彩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不同於大多數坐北朝南的建築,華嚴寺坐西朝東,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寺的主殿為大雄寶殿,建於金天眷三年(1140年),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佛殿,也是現存最大的單檐木結構古建築。下寺的主殿為薄伽教藏殿,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為八大遼構之一;殿內的藻井、壁藏和31尊塑像是遼代的原物,其中合掌露齒菩薩(右圖左三)舉世罕見,佛像亦極富遼代風韻;殿內四壁有二層壁藏,後側當心間作天宮樓閣,雕工極為精巧,是國內現存唯一的遼代木構建築模型,被梁思成譽為「海內孤品」,稱之為《營造法式》書中小木作篇章的重要例證。

    寺院內尚存觀音殿、上寺山門、過殿、券門等一系列明清建築,以及依制恢復的普光明殿、華嚴寶塔等木構建築,建築形貌、做法亦十分精美,與寺院整體頗為和諧。普光明殿內有壁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由中央美術學院孫景波、王穎生教授及壁畫系學生繪製,畫面優美、光彩熠熠、栩栩如生;華嚴寶塔則參照歷史資料及應縣木塔營造方式修建,是國內可以登臨的最高大的木塔。登塔過程可以近距離感知宋遼時期的塔體形制,如無中心柱結構、暗層佈置等;塔頂為古城最高點,可以全覽華嚴寺及大同古城風貌。

    山門外有一廣場曰華嚴廣場,四周商鋪及正中的天空樓閣即為薄伽教藏殿四周壁藏等比例放大製作,彌補尋常遊客幾乎無法看到原物的遺憾之餘也提供了一些休閒商業的選擇;華嚴廣場前的噴泉外觀源自當地出土的漢代文物陶聯枝燈(現藏於大同市博物館),別具一格。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華嚴寺 (大同)

  • 3 善化寺南寺),地址 平城區永泰門內街🕘 8:30-17:00💰 ¥0簡介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善化寺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早期寺院(唐至元),始建於唐代,遼代重修後多毀於戰火,金代在南宋大儒朱弁主持下重修。目前寺院內有一遼三金四座高價值古建築,其中山門(天王殿)、三聖殿、普賢閣為金代建築,大雄寶殿為遼代建築,是八大遼構之一。山門兩側供奉明代四大天王塑像,表情靈動、富有情趣;三聖殿次間補間鋪作使用極為繁複的斜枓栱,似怒放鮮花,為遼金斗栱代表作;大雄寶殿內有金代泥塑五方佛造像,左右脅侍為金代泥塑二十四諸天像,生動至極,為遼金雕塑藝術集大成之作。其中大功德天塑像(右圖)的一肌一容頗具人格氣質,廣受讚譽;祂身旁及相對的四大天王塑像威嚴尊重,手持法器的樣式遂成為定式,為後世佛寺的天王像統一採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佛教藝術的發展。

    三聖殿內尚存4方碑刻,其中西側置有2方金代碑刻。最著名的是立於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普恩寺大殿碑,其上刻有朱弁所撰《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記》;該碑文詳細記錄了大普恩寺(即善化寺)在遼末遭破壞的狀況以及修復的經過,文筆流暢、篆刻清晰、書法造詣佳、史料價值高,被譽為「三絕碑」。另有立於明昌元年(1190年)的《金西京普恩寺重修釋迦如來成道碑銘並序》,原文出自王勃《釋迦如來成道記》。

    寺前有一明代琉璃五龍壁,原是一公里外興國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山門照壁,後遷移保護至山門前。山門與五龍壁之間的廣場是當地市民喜愛的活動場所,常可見當地戲劇和民族音樂愛好者在此表演。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善化寺

  • 4 大同城牆📞 +86 352 7699269🕘 7:00-23:00 (6~8月); 7:00-22:00 (3~5、9~11月); 7:00-21:00 (12~2月);提前20分鐘停止入場💰 ¥0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城牆周長7.4公里,高約14米,城牆以外40米處修有護城河,寬約10米。城牆現為明代規制,但城址幾乎從未更改,多處牆段保留從漢至明的夯土層。2008年起對城牆包磚、城樓、城門區域進行了修復,疏浚了護城河。現為大同市的地標景觀之一。

    城牆有四個主城門,東為和陽門,南為永泰門,西為清遠門,北為武定門,主門兩側約500米處各有小門作為機動車通道。四面城門皆有單檐三滴水式城樓,外有瓮城、月城,其上有月樓、箭樓;每側城牆均有12座望樓,四角各有1座角樓,角樓外側各設一控軍台。總體而言城牆高且寬、望樓密度很大,反映了大同作為九邊重鎮的城池特徵。修復過程中利用夯土牆體損毀嚴重的城門區域內部空間設立了數個公共文化場館:和陽門內為和陽美術館及新華書店,武定門內為中國雕塑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清遠門南側為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

    大同城牆有諸多區別於其他城牆的特色建築:西北角樓稱乾樓,為五重檐十字歇山式樓閣,純木結構,於2013年重建,淨高43米,為國內仿古木作代表。城牆東南有七層文峰塔一座,當地人稱「雁塔」(右圖),為明代磚石塔,有軍事瞭望功能。原塔於2008年後移至大同文廟異地保護,城牆上依制復原新塔。南城門的結構尤為複雜,這源自明中期時在大同城的東、南、北三個方向增建的子城池(東小城、南小城、操場城),而南城的月城門與南小城的北城門共用,形成內城-外城嵌套的結構。南側關城有四個城門,北為永勝門,南為永和門,東為迎暉門,西為永豐門;東西門設有瓮城結構,稱作耳城。

    此外,每年春節至初夏,大同城牆和城門中會舉行燈會(大同古都燈會),規模盛大、燈組精美、客流熙攘,值得專程造訪。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城牆

大同常被稱作「龍壁之城」,除上文提到的善化寺(興國寺)五龍壁外,另存有九龍壁一座、五龍壁三座、三龍壁一座、一龍壁四座共十座龍壁,完整保存了不同形式(磚雕、琉璃)、不同龍紋形制、不同年代的龍壁藝術;其中尤以九龍壁最為珍貴。

九龍壁上九條形態各異的龍
大同九龍壁全景照片(2011年)
  • 5 大同九龍壁地址 平城區和陽街18號📞 +86 352 205-4788🕘 8:00-18:00 (5月1日~10月15日); 8:30-17:00 (10月16日~4月30日)💰 ¥0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壁是中國傳統照壁的一種,其中又以九龍壁為尊,明清時期為皇室建築專用。全國現存九龍壁僅三塊,分別為故宮皇極門九龍壁北海公園西天梵境九龍壁大同九龍壁。大同九龍壁建於明初洪武年間,是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府邸(代王府)的照壁;長45.5米,高8米,厚約2米;壁頂飾蓮花、游龍,壁身刻九龍,背景是流雲和海水,須彌座刻花紋及動物浮雕。九龍壁形制規整、比例協調,塑造手法流暢,是明早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大同九龍壁是全國現存最大的龍壁,大小約是北海九龍壁的兩倍;也是現存最早的龍壁,作為明代建築比故宮、北海的九龍壁早三百餘年。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九龍壁

大同古城:街區漫步

[編輯]

大同當地對古城格局有俗語:「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條綿綿巷」。其中,四條大街分別通往四個正門,街名與城門名一致,每條街中段均有一座過街樓,南街永泰街鼓樓、西街清遠街鐘樓、北街武定街魁星樓、東街和陽街太平樓;四條大街的交匯路口設有牌樓四座,後化為四牌樓這一地名,為大同古城的中心點。以四牌樓和城門連線可以劃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均有標誌性的歷史文化街區可供遊覽體驗。

古城東南隅:鼓樓東街-廣府角街區

[編輯]
大同鼓樓(明清)

古城東南隅的最大看點是鼓樓東街(廣府角)歷史文化街區。這是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由二十餘條主要街巷組成;東半部分的廣府角歷史文化街區也常以品牌名稱作東南邑。該街區是大同古城裏坊格局的標本,保存着明清以來相對完整的街巷肌理和建築佈局,亦可窺見北魏首都平城和遼金陪都時期的部分城市形態;在約0.38平方公里的街區內分佈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九龍壁鼓樓關帝廟)、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處(府文廟李懷角31號民居)、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5處(帝君廟東嶽廟、雁塔、關帝廟戲台、中共大同工委舊址),另有不可移動文物60處、歷史建築25處,完整保存了古城的文武廟規制,涵蓋了大同式四合院民居的各種類型和典型模式;又有遠近聞名的獨立商業街區和高品質的酒店民宿集群,文化氣息濃厚、商業亮點豐富,是城市漫步中不可錯過的街區。

以下是街區內主要景觀的詳述。

  • 6 鼓樓地址 平城區永泰街🕘 8:30-18:00💰 ¥0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南街永泰街的過街樓閣。建於明代,清代多次修繕。不同於西安北京等地的鼓樓,大同鼓樓並非建於高台上,而是採取落地於街心的方式,一層為十字穿心的過街門洞。外檐廊下存有清代順治、康熙、咸豐年間的維修碑記共九通,具有一定史料價值。

    鼓樓位於古城東南隅與西南隅的分界,兩側的鼓樓西街、鼓樓東街都是大同古城的核心步行街,商業繁榮。鼓樓一直是大同城內的商業中心之一,曾是城內服飾、電子設備等商品的集散地;現今鼓樓四角亦均有品質尚可的當地餐飲業態。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鼓樓

大同關帝廟武聖殿(元代)
大同府文廟大成殿(明代)

大同古城東南隅保留了完整的文武廟規制,即文廟關帝廟。二者相鄰較近,可在深度游或城市漫步過程中一併參觀。

  • 7 大同關帝廟大廟),地址 平城區縣樓北街36號🕘 8:30-17:30,提前30分鐘停止售票及入場💰 ¥0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現有山門、過殿、東西廊房、大殿等建築,主要以關羽為供奉對象。

    從規制推定,武聖殿主體殿堂為古城內僅存的元代建築,殿前的卷棚勾連搭為清代增建;殿內後身兩立柱間各有一個清代木質神龕,雕工精細繁複,是清代北方小木作的重要範例。

    山門以外正對的廣場上有一清中期的戲台(關帝廟戲台,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結構富有晉北特色;每逢節日會有當地傳統戲劇如北路梆子、晉劇等演出。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關帝廟

  • 8 大同府文廟文廟),地址 平城區雲路街📞 +86 352 253-9436🕘 8:30-18:00💰 ¥0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大同是曲阜之外最早設立祭孔場所的城市,開創了城市內設立文廟的先河。現在的孔廟(文廟)為明初修建,其中戟門、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神庫、神廚為明代原物。

    府文廟院內也保存了一些遷建的歷史建築。大同南城牆上的明代瞭望塔雁塔(文峰塔,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遷移保護至文廟東側院落;三道營坊巷天竺廟前的琉璃五龍壁遷移保護至文廟西側院落,為大同開放觀光的三座五龍壁之一。正門牌坊間另有四座一龍壁,依形制判斷為清代龍壁。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大同府文廟

鼓樓東街石牌坊

前文所述「八小巷」其實並不小,這八條主要街巷在東南隅的兩條分別為鼓樓東街和都司街(關帝廟東側)。大致以兩條街為分界,該街區可以分為西側的鼓樓東街片區、東側的東南邑和南側的文廟-帝君廟片區

  • 9 鼓樓東街🕘 24小時開放💰 ¥0簡介 八巷之一,西起鼓樓、東至關帝廟西側。街區包含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共大同工委舊址)、13處不可移動文物院落,是晉北式合院民居建築的代表。街口矗立「鼓樓東街」石雕牌坊,其上紋飾極富當地特色;街道兩側的文物建築開設了多種業態的沿街商業。
  • 10 古代銅造藝術博物館地址 鼓樓東街11-12號📞 +86 352 791-6905🕘 周二至周日9:00-17:00,提前30分鐘停止入場💰 ¥0簡介 大同博物館的一部分。大同的銅器製作久負盛名,可考歷史有六百餘年,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該館基本陳列《銅耀大同——明清大同銅造藝術陳列》包含了大同地區在明清時期仿製的商周青銅彝器、宣德爐、文房閒賞及蒙漢商品,分為「古韻新風」「爐火純青」「燕閒清賞」「奢華銅享」四個單元,集中展示了大同地區明清時期銅造技藝,並可窺見明清時期大同商業、人文、民族融合的景況。
  • 11 帝君廟文昌帝君廟),地址 平城區獅子街67號🕘 8:30-17:30(2017年數據)💰 ¥0簡介 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帝君廟建於明萬曆年間,三進院,是供奉道教神祇文昌帝君的廟宇建築,也是大同市道教協會所在地;其中主殿(玉皇閣)、兩側朵殿和西側偏殿為明代建築。文昌帝君是保護文運與考試的神祇,在中國古代祭文昌與祭孔對學子近乎同樣重要,擁有深厚悠久的信仰;帝君廟前門隔巷即為大同府文廟,事實上是同一建築群,也體現了完整的民間信仰儀制。根據方志記載,舊日農曆二月初三和八月初一,大同當地文人學士都在帝君廟舉行文昌會,吟詩作文。 在維基百科上查看帝君廟
  • 12 大同紅色記憶館地址 平城區縣樓南街6-9號📞 +86 352 791-6906🕘 9:00-18:00,提前60分鐘停止入場💰 ¥0簡介 大同博物館的一部分。常設展為「紅色記憶——大同現代革命歷史文物展」,主要展示1921-1949年間大同地區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組織及其學、工、群運動中的文物,對了解大同地區在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有一定價值,儘管以中共敘述視角展開未必處處適合境外旅客的理解。
  • 13 魏碑書法家張靄堂故居紀念館地址 平城區馬王廟街18號院📞 +86 176-2696-9360🕘 周二至周日9:00-17:00,提前30分鐘停止入場💰 ¥0簡介 大同博物館的一部分。魏碑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碑刻書法字體,在北朝諸代中尤以北魏立國時間最長,因而得名。大同是北魏首都,也是魏碑書法成型、發展、旺盛之地;近代又有如張靄堂等魏碑書法家進一步傳承發展,因此保存了諸多魏碑作品。該館基本陳列包括張靄堂生平事跡及書法藝術兩部分,展出張靄堂相關用品和書法作品270餘件(套),闡釋張靄堂先生的書法藝術價值和道德精神價值。

古城西南隅:鼓樓西街歷史文化街區

[編輯]
  • 鼓樓西街簡介 山西省歷史文化街區
  • 純陽宮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清真大寺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圓通寺簡介 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
  • 鐘樓

古城東北隅:柴市角歷史風貌區和代王府

[編輯]
  • 法華寺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魁星樓
  • 太平樓
  • 柴市角

古城西北隅:府衙和戶部角街區

[編輯]
  • 開化寺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朝陽宮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玄真觀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朝陽宮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大十字街五龍壁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城牆之外:帶狀公園

[編輯]
  • 大同展覽館簡介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南園街華嚴寺簡介 大同市文物保護單位
  • 梁思成紀念館
  • 平城記憶館

渾源景區群

[編輯]
  • 恆山
  • 懸空寺
  • 永安寺大廟)。💰 免費
  • 圓覺寺小廟)。💰 免費

周邊景區

[編輯]

歷史上大同的範圍比今天的行政區劃更大;又得益於大同在山西的副中心地位,周邊縣市深受大同影響,諸多非大同市界內的旅遊景點也常被納入大同行程中。

  •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簡介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淨土寺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右衛鎮

市區其它景點

[編輯]
  • 大同市博物館💰 免費
  • 禪房寺塔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同煤礦萬人坑簡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市內交通

[編輯]
大同景區直通車運行線路圖

公交

[編輯]

大同市內公交運營相對完善,線網覆蓋了大同市區以及周邊區縣,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主要景區都有設站,但結束運營時間較早,19點後鮮有公交運營。

截至2025年,大同公交採取一票制,依季節和線路不同,票價多在1~3元之間。大同市內支持支付寶二維碼乘車和交通聯合公交卡乘車,全國交通聯合卡均可乘車。

大同景區直通車

[編輯]

大同市內和周邊主要景區之間有穿梭交通運營,即大同景區直通車。截至2025年1月,該直通車系統運營5條線路(另有兩條線路暫緩開行)在微信公眾號「大同景區直通車」和中國大陸主要旅行票務平台如攜程、同程、美團等均可購票,票價為29或39元。圖為運營線路。

的士

[編輯]

大同市出租車較為廉價,起步價7元,每公里1.6元;亦有網約車服務,可以使用中國主流網約車平台叫車。

活動

[編輯]

學習

[編輯]

大同最早的幼兒園是1912年大同縣育嬰堂附設的幼稚園。1949年以來政府大力發展幼教事業。至2009年大同市共有130所幼兒園,在園兒童數3.0萬人。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大同縣知縣龍璜在原平城書院創辦大同官立高等小學堂,這是大同縣第一所高等小學校。民國成立後,城鄉設立了很多初等小學堂。1918年大同縣知縣馮延鑄下令取締私塾,強令男女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並設立女子國民學校。1926-1928年因戰禍和天災,教育衰敗。1937年9月大同淪陷後教員四散奔逃,學校停辦。抗戰勝利後閻錫山政府忙於內戰,無暇顧及教育,僅恢復了少數國民學校。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知府劉瀛在停辦的雲中書院處籌辦大同府中學堂,1905年正式開學,是大同最早的中學教育。1913年學校由省接管後改為山西省立第三中學校,1934年改稱山西省立大同中學校。1934年山西省立第五女子師範學校改制,易名「山西省立大同女子初級中學校」。1937年9月大同淪陷後省立大同中學校校園被日軍用作陸軍醫院,女中被用做傷兵療養處,兩校設備盡毀。抗戰勝利後兩校恢復,女校又改制為大同女子師範學校。1946年大同天主教會創辦中學校,1947年省教育廳備案後定名為私立大同育英中學校。1947年國民黨晉北黨務辦事處建立中正初級中學。同年寧武中學在大同建校並招生,1948年懷仁中學逃亡到大同辦學。 全市有263所普通中學(絕大多數為公立中學),在校生22.6萬人。大同一中、大同二中、同煤一中、陽高一中、渾源一中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俗稱大同市「五大中學」,初高中升學率均較高。初中教育比較成功的學校還有大同三中、大同六中、北嶽中學、大同十中、同煤四中等。此外,還新設了大同市實驗中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大同附屬中學校兩所公立完全中學。 截至2018年末,大同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5909人,在校生人數19152人。其中,職業高中招生4075人,在校生人數13562人。全市基礎教育招生人數11.09萬人,在校生人數41.26萬人。其中,初中中學招生人數3.18萬人,在校生人數8.86萬人;普通高中招生數1.84萬人,在校生數5.95萬人。

工作

[編輯]

購物

[編輯]

用餐

[編輯]

大同美食有渾源涼粉、燒麥等。

低廉

[編輯]

中等

[編輯]

奢侈

[編輯]

夜生活

[編輯]

住宿

[編輯]

低廉

[編輯]

中等

[編輯]

奢侈

[編輯]

安全

[編輯]

醫療

[編輯]

通信

[編輯]

服務

[編輯]

下一站

[編輯]
城市條目大綱條目,需要更多內容。它有條目模板,但是目前沒有充足的信息。請勇往直前幫助它充實